时间:2024-10-11 来源:网络 人气:
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启用之前,我国的高程系统主要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然而,由于当时计算基面所依据的资料系列较短,导致高程系统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提高我国高程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国家测绘局决定重新计算黄海平均海水面,并建立了1985国家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启用,对于我国测绘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我国高程系统的精度,还为各类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高程数据。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建立,主要基于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通过精密水准测量,将位于青岛市观象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与黄海平均海水面进行联测,确定了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值。
据资料显示,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米。这一高程值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相比,降低了0.029米。这一调整使得我国高程系统更加精确,有利于各类工程建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启用,涉及面广、科学性强。在实施过程中,国家测绘局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确保了高程系统的顺利过渡。
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后,我国高程系统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等领域,高程数据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此外,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启用,也为我国高程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启用,是我国测绘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高程系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为各类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等领域提供了可靠的高程数据。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完善高程系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