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之家 - 操作系统光盘下载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资讯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技术标准与作业方法详解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技术标准与作业方法详解

时间:2024-10-16 来源:网络 人气: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技术标准与作业方法详解

一、规范范围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规定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按静态、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建立测量控制网(简称(GPS)控制网)的原则、等级划分和作业方法。该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局部GPS控制网的设计、布测与数据处理。

二、引用标准

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引用了以下标准:

1. GB 12897-19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2. GB 12898-19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 GB/T 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4. CH 1002-19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5. CH 1003-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规定

6. CH/T 1004-1999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7. CH 8016-1995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三、术语定义

1. 观测时段(observation session):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至结束接收卫星信号的时间段。

2. 测站(station):进行GPS观测的地点。

3. 卫星信号(satellite signal):由GPS卫星发射的信号,用于接收机接收并计算位置信息。

4. 接收机(receiver):用于接收GPS卫星信号的设备。

5. 控制网(control network):由一系列控制点组成的网络,用于建立测量基准。

四、作业方法

1. 设计阶段:根据测量任务需求,确定控制网等级、规模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GPS接收机、天线和数据处理软件。

2. 布测阶段: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布设控制点,并确保控制点之间相互通视。

3. 观测阶段:使用GPS接收机对控制点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4. 数据处理阶段: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生成控制点坐标成果。

五、精度控制与验证

1. 选择合适的观测时段:观测时段应避开太阳黑子活动、电离层异常等影响GPS信号传播的因素。

2. 采用高精度接收机:高精度接收机能够提高观测数据的精度。

3. 进行重复观测:对同一控制点进行多次观测,以减小偶然误差。

4. 进行精度评定:对控制点坐标成果进行精度评定,确保其满足精度要求。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为我国GPS测量工作提供了技术标准和作业方法。遵循该规范,有助于提高GPS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 小编

教程资讯

教程资讯排行

系统教程

主题下载